- 《時代周刊》2008年創造出Nylonkong (New York-London-HongKong)「紐倫港」一詞,將香港與歐美兩大國際金融中心相提並論。
- 近幾年,港府全力衝金融,金融服務業一枝獨秀蓬勃發展,也引來貧富差距擴大的民怨。
- 魚與熊掌不能得兼,這是香港命定的價值選擇,即使可議但可能也是必要之惡,命中注定。
始創「金磚四國」(BRIC)概念的高盛著名經濟師Jim O'Neill早前發表報告指出,60年代英倫發展成歐洲美元中心,盡管與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的時代背景截然不同,但相關經驗仍值得香港借鑑。
港人幣估5年後 佔存款逾31%
英倫在1960年代,受惠於經濟及政治因素,逐步建立成歐洲美元中心,歐洲美元流通量由1963年的120億美元,增長至目前9.1萬億美元,比美國本土的7.6萬億美元更多,高峰時期增幅每年達到逾千億美元。
參考英倫經驗,高盛推算,假設由內地轉移到本港人民幣金額在未來5年共增加2,590億美元,而中國對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進口貿易當中有20%是以人民幣結算,香港的人民幣存量在5年後將可達到5,210億美元(即3.5萬億人民幣),佔本港銀行體系存款量31.6%。
恒生:人幣最快10年 本地流通
恒生銀行(0011.HK)總經理馮孝忠亦認同,香港有條件蛻變為「新倫敦」,料最快於5年或10年後,本港的人民幣存款可達2.5萬億元,屆時約佔本港總存款額約25%,漸變為在港主要流通貨幣。
中銀國際副執行總裁謝湧海分析指,每個地方做離岸市場都有不同的機遇,人民幣國際化就是受惠於環球對美元霸主地位的不滿意,以及內地經濟騰飛帶來的機會。「這無論對香港日後的金融業務排名、企業盈利、政府稅收甚至就業情況等,都很有幫助。」謝湧海預期人民幣離岸中心將為本港帶來重大經濟效益。
以英倫為例,歐洲美元快速增長,當地的外資銀行數目亦在1967年至1978年間,從113間增加至395間;而單在1967年,歐洲銀行推出的美元債券總額便超過18.8億美元,反映歐洲美元活動極其活躍,同時有助刺激當地經濟◎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easy to find that TIME only focuses its report on the first serveal paragraphs of a article.
回覆刪除Any further writings is designed to prove what their initial point correct.
Thus, a subsequent editorial job conducts all future coverage of the event to fulfill the purpose.
Its superficial analysis might just produce a pure fallacy.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people rea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in order to get some general management understan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