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港幣貶值 人民幣理財抗通脹

2011/01/11  旺報/台商周報
陳雪慧(香港上時財經顧問執行董事)

自由行輸出通脹,港幣與美元掛勾,購買力始終追不上越來越強勢的人民幣。港人為保持購買力,逐漸養成儲蓄人民幣,甚至投資人民幣計價資產的習慣。

持有香港身分證的居民,銀行帳戶每天可以兌換2萬元人民幣,去年人民幣升值3.2%,存人民幣好過港元放定存等貶值。香港去年開始推出人民幣儲蓄保險,並且開放非港居民購買。有銀行估計,今年人民幣的升值幅度料達6%。

人民幣債券去年也被追捧過一陣子,不過後來有的票面利息低至1 .6%,市場反應冷淡。通常,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被稱為「點心債券」(dimsum bonds),因為其相對於整個債券市場的規模很小。股票才是重頭戲,今年港交所計畫推出以人民幣計價、交易的股票,進一步奠定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

陸客自由行 人民幣發威

2011/01/11  旺報/台商周報  陳雪慧(香港上時財經顧問執行董事)

最近等待新居落成,暫時住進酒店的服務式住宅,兩個兒子天天回家像度假,好不開心。適逢聖誕新年假期,酒店異常熱鬧,進進出出盡是提著大包小包名牌戰利品的大陸客。一晚,聽到門外遊客串門子的喧嘩聲,4歲的小兒子嚷著要投訴,「外面好吵,我們打電話下去(櫃台)。」反倒被大人制止了。

這幾年多了大陸客,香港熱鬧不少!港人也逐漸習慣與內地同胞為鄰。這樣的改變,要從2003年SARS開始說起。當年香港經濟被SARS搞得奄奄一息,北京急急如律令對症下藥,開放個人自由行,消費大軍南下救了香港一命。此舉一帖見效,而且藥效強勁持續至今,不只在經濟方面發揮作用,同時也改變了香港的社會面貌。

台灣也快了,報導說最快清明節,大陸將會對台開放自由行。陸客自由行對在地老百姓的影響,筆者這幾年在香港生活親身經歷,相信未來幾年台灣鄉親也會有共鳴。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新年大計 香港今年重點推人民幣計價股票

2011-1-3 信報

本港人民幣業務2010跨出重要的一步,為本港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奠基礎,中信銀行國際司庫陳鏡沐預期,人民幣業務今年仍會全速推進,發展重點將由如何建立人民幣的資金池,轉向如何將人民幣應用於不同的產品上,人民幣計價股票將是今年或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陳鏡沐指出,金管局公布優化人民幣貿易結算安排的同時,已「定調」香港的人民幣要達到可以自給自足的水平,現時人民幣存款接近2800億元,並會持續增長,反映出香港在人民幣業務的發展上毋須完全倚賴內地。

他認為,今年的發展是如何深化現有的人民幣業務,及如何善用「資金池」將人民幣應用於不同的產品上,當人民幣的金融基建包括人民幣交收問題完善後,人民幣新股或人民幣計價股票將成為未來人民幣業務發展重點之一。

他又指出,目前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亦具有吸引企業發行人民幣股票的誘因,因為市場閒置人民幣資金較多,香港集資成本相對較平(低),除可吸引企業來港發債外,企業亦可透過資本集資如人民幣新股上市或人民幣計價股票融資所需。

他認為,若人民幣新股上市啟動後,將有助人民幣同業市場的發展,因為新股認購,會於短期內將資金聚集起來,收款銀行要有效將資金回流市場,若新股規模大,市場亦會有人民幣的借貸需求,有關運作會加強同業市場的活動,有助同業拆借市場進一步的發展。

非自由兌換成障礙
但他指出,人民幣業務的發展並非全無挑戰,如個人人民幣每日的兌換上限2萬元人民幣,相對其他外幣並無兌換限制,機構設計人民幣產品時相對顧慮較多。此外,人民幣並非是可替代(fungible)的貨幣,因為人民幣並非自由兌換,銀行難以將之計入流動資金比率,令銀行在有關業務的發展亦有所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