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金融特區】深圳前海推動人民幣資本帳自由兌換試驗

鄰近香港的深圳前海特區將成為人民幣資本帳自由兌換試驗區,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有助香港發揮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角色。(圖片: 香港經濟日報)
2012-6-29 香港經濟日報
據中央來港參加賀回歸代表團相關人士透露,將在深圳前海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試驗,這是中國首邁出資本項目可兌換步伐,也是前海獨享優惠政策。此政策落實有利港深投資及金融合作,加強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
據介紹,試驗項目包括離岸人民幣貸款、貿易投資融資、中長期債券發展等。專家估計,人民幣投資港股、債券交易等將會是最早開放項目。同時,此舉亦顯示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
貸款前海企業 雙向流動
前海地區政府辦公室主任曹海雷早前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稱;「區內註冊的企業可用低成本,借到來自離岸的人民幣。」換言之,香港的人民幣可透過機制貸款予前海的企業,加速人民幣在兩地之間雙向流動。
發改委及深圳市官員將於今天,介紹有關前海的開放政策。
暨南大學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所長馮邦彥稱,中國金融對外開放,人民幣國際化始終要邁出這一步,但有風險,故選擇前海這個與香港關係密切的地方「當試驗田」。前海試行人民幣資本帳目可兌換,料在人民幣國際化走得更快,香港長遠要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前海可配合。
他認為,在香港人民幣回流機制及投資、內地人民幣到海外,前海都可配合香港的人民幣離岸業務,同時帶動粵港金融合作進展。
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重要一步。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滙管理局局長易綱曾指出,「十二五」期間外滙管理方向,除進一步推進投資便利化、加快外滙市場發展,完善外滙存底經營管理體制,穩步放寬跨境資本交易限制,健全跨境資金監測體系,並在信息監測及時有效、風險可控的基礎上,逐漸實現人民幣資本帳可兌換。(香港經濟日報)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退休危機】台灣勞保基金債務暴增 破產誰負責?


台灣退休潮湧現,勞保、國保、健保三大基金財務危機四伏。(EyeMoney)
2012-6-21 聯合晚報
勞保基金潛藏債務兩年暴增1.2兆元,現已累計達6兆多,19年後就會破產。勞委會提報行政院審議的勞保條例修正案,夾帶「政府撥補債務條款」,希望比照公保基金由政府撥補公保基金潛在債務做法,分年撥補97年12月31日前的潛藏負債(約5兆),並且明訂「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宣示基金不會倒,確保勞工領得到退休金。

不過日前行政院舉行審查會時,財主單位與勞委會大論戰,財主一面倒反對,雙方僵持不下,有待行政院政策決定。

勞保基金潛藏債務嚴重,勞委會曾多次透過各種方式希望政府「紓困」,但都未竟其功。這兩年債務加速累計,兩年暴增1.2兆元,鑑於公保基金也曾因為財務問題,於88年修改公保法,由政府逐年撥補88年以前的潛在債務,勞委會3月送出的勞保條例修正案,夾帶「政府撥補條款」,希望比照公保基金做法,明定屬於97年12月31日以前的潛藏負債,由中央分年撥補。據勞保局精算,97年底前的年資負債近5兆。

勞委會強調,政府有義務提供穩健的財務狀況,若能比照公保基金當年分年撥補88年以前潛藏債務做法,每年撥一定額度補貼勞保基金債務,可避免940萬勞工恐慌,有助社會穩定。

勞保基金財務潛在負債增加迅速,原因是台灣老年化速度加快,請領老年給付人數快速增加,加上勞保基金費率低 (目前8.5%,但精算費率要23%)、給付高,勞保局預估,8年後到109年勞保基金就會收支短絀,而且缺口逐年擴大,若不處理費率及撥補,民國120年就破產。

全文網址: 勞保基金會破產 誰負最後支付責任? | 經濟要聞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174771.shtml#ixzz1yR65YDOG

【人幣理財】人民幣國債香港上市 開放散戶認購

人民幣國債即將在香港股市開賣,散戶亦可直接投資。中國今年擴大在香港發行國債至230億人民幣,其中55億零售,透過香港交易所買賣,6月29日開始認購,7月20日在港股掛牌交易。(EyeMoney)
中國財政部金融司司長孫曉霞於一研討會上表示,人民幣國債在港發行的深度及廣度增加,今年將在香港發行230億元人債。另外,今年將面向個人發行55億元,額度擴闊。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今年國債於本港發行規模龐大,達230億元人民幣,當中分配20億元予外國央行購買,屬重要的里程碑,可透過本港將國債帶至國際市場。

他透露,有金融機構及外國央行有興趣購買,認為今次國際發行有象徵及示範作用。

他指出,今次國債將會於港交所<00388.HK>上市,有助債券市場發展,並方便買賣。年期延長至15年為一重要突破。

金管局副行政總裁彭醒棠表示,今年國家財政部將會利用金管局債券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平台,向投資者發售國債,將會透過銀行等機構與亞洲及其他地區中央銀行聯絡配售國債。他透露,有不少央行感興趣,央行可自行選擇國債年期,因應中標利率而定價。

美國聯儲局儀式後決定延長扭曲操作,彭醒棠認為,新措施並無增加美國的流動性,對資本市場及經濟的影響有待觀察。至於本港利率受本港資金供求影響,低息環境會持續。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長壽風險】養老金危機 中國研擬推遲退休年齡


寅吃卯糧,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估計2020年將達到2.5億,佔總人口18%,養老金就快入不敷出。
中國「一胎化+高齡化」的雙重社會問題浮上檯面。眾人開始擔心,30年後如何養活自己?

上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員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相應推遲退休年齡,應該說是一種「必然趨勢」。

延遲退休,對老百姓來說就是多做、少領錢。延後領養老金,不只領取的時間會變短,總額也會縮水。儘管民怨四起,人保部已經定調,今年下半年將展開有關退休年齡延遲政策的研究工作。

按照中國現行管理體制,男職工年滿 60 周歲、女幹部年滿 55 周歲,女工人年滿 50 周歲即可辦理退休手續。這項退休政策制訂時,全國人口平均年齡 50 歲,而目前,中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 70 歲。

中國擬推遲退休年齡  引爆社會爭議

【兩岸理財】港幣「三十而立」?任志剛建議檢討聯匯制


在人民幣加快國際化,以及新特首即將上任的背景下,港幣依附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明年邁入「三十而立」之年。港幣何時升值改掛人民幣?國際市場高度關注,投機客虎視眈眈。(EyeMoney)
前金管局(準央行)總裁任志剛以學者身分,昨(12日)發表長達30頁的《香港貨幣制度的未來》報告,建議檢討實施近30年的聯繫匯率制度,並提出可能的變化,包括固定匯率、浮動匯率,或類似新加坡模式的「匯率走廊」,將港幣與包括美元或人民幣在內的一籃子貨幣匯率掛鈎。

報告昨天下午經傳媒披露之後,港匯隨即轉強,由原來的7.7599兌一美元,升至7.7535兌一美元,貼近7.75的強方兌換保證。兩小時之後回落到7.76水平,恢復穩定。

市場對任的舉動詫異,港府高官先後現身緊急「滅火」,再三強調無意和不會改變聯滙制度。候任特首梁振英更指:「希望社會各界不要受任志剛意見影響。」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投資熱點】零風險抗通脹 港人搶購iBond債券

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加緊擴建債券市場。
又來了,環球市場再玩高空彈跳(Bungee jump 港音譯「笨豬跳」)。大市氣氛充滿不安,這時,港府推出的通貨膨脹掛鉤債券iBond,收息保證抗通脹,也不必擔心倒債的違約風險,成為資金的避風港,引發搶購風潮。

新一批iBond發行額最多100億元(港元,以下同),入場費1萬元,市場預料年息介於3.5至5厘回報。港府表示,若認購多過100億元,申請少於100萬份,會保證做到一人一手,人人有獎。

iBond將於本月22日正式發行,25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次認購只限有身分證的香港居民,二手市場則不限,買賣如一般股票交易。有興趣賺債息的兩岸投資人,可以考慮。


去年七月港府推出首批iBond時,由於市民對這種全新投資產品認購不深,最終只有15萬5千多人認購,大額認購申請人最多可獲45手(每手1萬元)。去年iBond首天掛牌便升6.7%,加上派息,首批認購者首年已穩賺一成。


iBond百億額度未能滿足需求
2012-6-6 信報
第二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再度登場,投資者寄望去年首批iBond理想的回報重現,在環球金融市場動盪下,被視為零風險的iBond首日申購反應熱烈,多間銀行分行出現人龍。綜合統計,新一批iBond人均「入飛」金額激增逾倍,其中滙豐首天認講金額為去年首日的5倍,有券商認為100億額度不敷應市。 
券商首日獲14億認購
另外,星展香港零售銀行業務零售投資及保險產品高級副總裁莊希亦表示,以首日銷售情況來看,反應比去年首批iBond活躍很多,每人平均認購金額為20萬元,較去年首批iBond第一天人均「入飛」額增加一倍,申請人數大增兩倍多。
對此,時富金融零售金融業務董事總經理鄭文彬表示,投資者認購反應熱烈已是預料之內,認為iBond不失為現時波動市下不俗的保本工具,形容是淡市中的綠州。鄭文彬又續稱,第二輪iBond推出額度不足,料200億元額度才可滿足市場需求。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有信心在現時低息環境下,投資者會歡迎這產品,而認購iBond的回報亦較二手市場高。
他表示,政府兩次發行合共200億元iBond,資金將交由外滙基金作整體投資,雖然外滙基金每年回報不同,但按以往的平均回報率計算,大約有6至7厘,故足夠支付債券的息率。